欢迎来到科学智库!
主要关注政府管理、科技政策、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政策与低碳发展、创新与创业,旨在推动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政策并可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您的位置:首页> 公共政策智库 >研究动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 专家齐聚共话智库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 专家齐聚共话智库建设

来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0年05月18日15:06 

5月17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并召开“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智库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主持会议。

干春晖指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四年来,中国智库已逐步进入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升。

他指出,《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在回顾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脉络,总结梳理2019年中国智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智库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

第七本智库报告发布 定制六条现代化发展建议

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涛发布了《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该报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智库报告》系列第七本,报告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智库建设现代化”为主题,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七年来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紧密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智库建设的要求,对中国智库发展图景进行“大写意”和“工笔画”两种方式的描绘,力求全面清晰展现中国智库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得到很大提升,但在研究内容、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方面,与全球顶尖智库仍存在差距,还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发展。当前,加强中国智库的现代化建设,关键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站在时代前沿,采用新技术方法,加强前瞻性研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充分体现智库的“高见、先见、远见、创见”。

报告为中国智库的现代化发展提出6条建议:创新发展理念,促进智库多元化发展;突出专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智库品牌;强化科学管理,建立现代化智库运行机制;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运用新技术赋能研究方法和传播手段,提高智库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研究制定智库建设标准,推进智库现代化进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智库不会缺席

会上,专家们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智库如何更好加强自身建设、当前中国智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建议、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智库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对《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新的时代,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基础建设中的智力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建议,中国智库要加强能力建设,包括:服务决策的能力、引导舆论的能力、创新研究能力、战略谋划的能力、国际交往的能力。

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荣华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建设智库、发展智库,要加强政策供给的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找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特色智库的定位使命和职责。

“人才一流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智库的前提保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建议,要从全球聚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给予政策激励、政策倾斜,包括待遇、环境,把最优秀的人才和智力聚集到智库研究上来,形成有层次和网络的体系化的智库研究队伍。”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智库不能缺席。”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权衡认为,高质量的智库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报告对我国智库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概括起来为10个字:多元、专业、科学、复合、质量。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认为,中国需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进程当中来。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谈到,疫情的爆发检验了中国智库的能力,也暴露了中国智库的弱点,同时为中国智库提供了空前的战略机遇。

针对如何通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真正发挥智库在整个决策咨询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杨亚琴研究员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她提出了两点建议,即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扎根本土化研究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