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科学智库!
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学科战略研究成果构成,包括各学科领域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近年来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未来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布局、优先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点方向等,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学科战略智库 >研究动态 >多学科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圆桌论坛举行

多学科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圆桌论坛举行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2021年06月03日09:31 

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回应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面向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质量,助力国家“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新时代多学科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圆桌论坛于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主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出席本次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我校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哲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心理学系、体育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

论坛第一阶段为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启动仪式,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晓京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介绍平台的相关情况。杨东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体系创新,从而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的目标,由发展规划处牵头,以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为思路整合各学院现有的研究力量,推动“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的建设。教育学院牵头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依托我校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研究力量,致力于在进一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集合“三支队伍”致力于“三个融合”,通过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向实务工作的有效转化,提升面向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质量,助力国家“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教育学院俞国良教授为平台首席专家。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为项目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为两位顾问颁发聘书。靳诺书记、胡百精副校长与朱永新副主席、林崇德教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为研究平台揭牌。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林崇德,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依次致辞。

靳诺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服务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关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关乎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更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切实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研究平台与研究骨干要高站位、大格局、宽视野、务实事,把心理健康问题摆在个人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关系中,摆在时代发展的特定情境中,抓住重点任务展开研究与实践工作。

她提到,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学校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是最早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专门机构的高校之一。2008年学校就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必修的“心理健康通识课”。今年,我校的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学科也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的成员来自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哲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体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十余个学院或部门,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校会全力支持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希望项目团队在科学研究、决策支撑、社会服务等方面走在前列,少讲大道理,多谋真问题,努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跨学科、交叉性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新时代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凝心聚力、贡献智慧。

朱永新在致辞中表示,心理健康事关一代人的成长,心理健康问题处理不好,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各类研究数据和官方数据均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需要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要致力于揭示青少年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心理问题背后的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因素,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十分必要。开展跨学科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心理学研究者本身要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关注学科以外的研究进展,扩大研究的视野;二是凝聚各学科的力量,对研究资源进行整合。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导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是研究如何使人幸福的学问。我们非常期待,中国的人文学者、从事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专家都能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将研究成果及时地转化成政策建议和教育成果,为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共同努力。

林崇德在致辞中指出,一是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艰巨的任务。心理健康的问题涉及自我认同、他人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的建立绝对不是心理学一门学科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专家跨学科协同创新;二是要建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指导的解决大学生以及其他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机制;三是要以科学精神认真研究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质量的问题;四是要从国际一流、国家急需的高度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王扬南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因其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专业性高,不仅深度介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而且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相关,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和学科建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的建立,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具有的交叉学科优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优势。平台建设计划主动回应国家的需求,及时有效地回应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三个融合”来服务国家战略,站位高、定位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学习宣传贯彻领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精神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通过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内涵建设是核心,而深化“三教”改革,也就是教材、教师、教法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个短板要补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也将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交叉平台的合作,助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论坛的第二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俞国良主持,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张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和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胡邓依次发言,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问题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聚焦心理健康教育,集合学术研究、管理实践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三支队伍,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院校的研究与实践服务平台,并探索产教融合的合作方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专业化水平,为政府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