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科学智库!
本专题库以中国工程院滚动立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咨询项目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国内本领域知名专家撰写的研究报告组成。几十位院士和数百位专家参与了相关报告的撰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您的位置:首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库 >智库发布 >动态 >江苏:产学研合作助经济发展“三级跳”

江苏:产学研合作助经济发展“三级跳”

来自:科技日报  2018年07月16日16:16 

产学研合作,让原本与江苏基层企业“八竿子打不着”的科技人员,成为粘合校地校企的“双面胶”、汇聚创新资源的“情报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改革开放40年

区域力量

从常州市区到常熟海虞镇,单程不足100公里。但是常州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克林在常熟挂职一年,来回行程已达2.5万公里。他在高校与地方之间穿针引线,一年组织对接活动30多次,邀请专家教授100余人次去常熟服务企业。

前不久,双方的产学研合作终于喜结连理,常州大学与常熟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书》,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的分中心也落户常熟。

改革开放40年来,像李克林这样为企业服务的科技人员数不胜数。

“江苏4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打下工业化基础,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借浦东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由‘内’向‘外’的转型;现在,江苏正在进行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第三次转型。”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此背景下,产学研合作也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日工程师”,到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再到现阶段“全面战略合作”和共建重大联合创新载体的升级,有力促进了江苏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转型。

“星期日工程师”让企业尝尽甜头

如今,从上海驱车沿着高速公路到紧邻的江苏吴江,不过半个钟头而已,一天跑两个来回都挺方便。

而在40年前,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到吴江去,要么在周六下午搭上慢吞吞的长途车,要么到十六铺客运码头,坐一夜的船,穿越密布的水网到达吴江的乡镇。那里,有着极度渴望他们星期日能来提供帮助的简陋小厂。

现在是私营企业老总的潘国明1982年时正担任吴江菀坪缝纫机零件厂厂长。“我们厂原来是公社的碾米厂,看准了缝纫机市场好,就转成缝纫机厂了,但是技术、设备和市场销售都不在行。好在有熟人搭桥,请来了上海师傅。他们带技术资料过来,帮我们把关零件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标准,每个师傅都有专长,都是一把好手。”潘国明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从上海来帮忙的每一位工程师的名字。

当时江苏新兴的乡镇企业人才短缺,苏、锡、常地区因而尝尽了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甜头,成为上海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1988年《瞭望》报道称,上海“星期日工程师”人群在鼎盛时期估计有两万余人。

据统计,苏南乡镇企业最早发源地的无锡,仅1984年就从上海请来了800多名“星期日工程师”。每逢周末,这些人就从上海赶到无锡的各个乡镇企业,为企业培训工人,指导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有的“星期日工程师”还自己动手,为企业改进设计、改造设备,许多上海“星期日工程师”的技术创新成果被移植到苏南乡镇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当时这种偷偷摸摸、半遮半掩中进行的活动实际是产学研合作的早期阶段,虽是小打小闹,却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星期日工程师”队伍不断壮大,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他们也从幕后走向前台。

“三权”下放加速科技项目落地

1988年1月,国务院发文,“允许科技干部兼职”。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不再偷偷摸摸。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成为制造业基地,企业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共建研发平台蔚然成风。